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雲林縣古坑鄉華南村南天宮旁大葉雀榕老樹

最近在聯合報新竹地方新聞部落格看到-篇報導:「用50年守護一棵樹的台灣阿嬤」,描述在台灣有個九十九歲阿嬤洪李金枝女士因為護樹心切,自願每天清掃那棵雀榕所掉落的樹葉,而免除老樹被砍伐的危機,而足足用了五十年的光陰,默默守護這一棵百年老雀榕,這個事蹟足足感動我好幾回!加上96.10.18曾經報導屏東縣高樹鄉一棵雀榕老樹『高樹鄉新地標-舊寮村百年雀榕』,也深深被那棵雀榕四季不同的美吸引。99.07.16因為一個機緣,又來到古坑鄉華南村南天宮旁的這棵雀榕老樹下,每次路過此處大都只是匆匆而過,偶而只稍停留片刻,而從未留下資料與照片,此次造訪是專程為「阿嬤的感動」與「雀榕四季之美」而來。 觀察、紀錄與欣賞雀榕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它雖然不會像動物一樣活蹦亂跳,但卻也不是永遠靜靜地站在那兒,它有著豐富的表情與面貌,而且還會隨著四季變化。從吐新芽、長綠葉、開花、結果,一直到落葉,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風貌,最特別是在秋季,葉子顏色的轉換,灑落在整個草地庭園上,美到讓人無法呼吸;遠眺掉光葉子的樹冠,光禿的樹冠在藍天的襯托下更顯出不凡韻味與美感。高樹鄉有位鄉民曾為舊寮村百年雀榕在同一地點攝影留下老樹四季風貌,據說四季景緻都有各自的美且十分迷人,個人最欣賞的景象是初萌新芽的景緻,轉眼銀芽勃發如春筍,似花非花煞是奇觀。我已規畫四季造訪「舊寮村百年雀榕」與「華南村南天宮旁雀榕老樹」的計畫,期待把雀榕四季之美與大家分享。 詩人芝言也曾對雀榕寫過一段詩句:「滿地枯黃 映著枝頭的殘黃 雨聲雜木落 昨 一夜簌簌 ;枝頭掩映天日 疏疏落落 又一地輕狂 晨 竹帚曾掃過 ;不思歸根 來年仍化土 聯袂青黃飄墜盡 銀芽 暗夜高低亂吐 」「落葉有時如雨,積如厚毯可數日,轉眼銀芽勃發如春筍煞是奇觀。」上述情景與意境就是描述雀榕落葉與萌芽期間種種風貌,可見雀榕確實有迷人之處,期待有心人能一起把對雀榕的愛付諸文字或照片,共同留下它那美麗的身影在網路流傳,猶如三月份「苦楝連線」一般,讓台灣各地雀榕之美都能在網路中流傳。 這棵大葉雀榕老樹被雲林縣列為第11號珍貴老樹,老樹位於雲林縣古坑鄉華南村南天宮旁(雲林縣古坑鄉華南村1鄰華南10之1號)。來到華山品嚐古坑咖啡的遊客幾乎都會經過此地,只不過少有人駐足用心欣賞。從古坑往華山方向前進,接149縣道經埔尾在轉橫路149甲縣道,往華南國小方向就可到達南天宮旁雀榕老樹。 依據「雲林縣政府98年度珍貴老樹保護計畫成果報告」所述,老樹樹齡約為200年左右、樹高約為12公尺左右、樹徑2.42公尺、樹胸圍7.6公尺、樹冠幅約為320平方公尺左右。老樹最引人注目且難以忘懷的景象就是生長在道路中央,道路因為老樹而向左偏移,雙線道路也縮成單線道,可見早年居民們蠻尊重老樹的存在。當你路過此地,如此「以樹為尊」景象讓人無法忘懷且無法不停下來多看祂幾眼,更何況雄偉壯碩樹幹與龐大翠綠圓形樹冠就是那麼震攝、那麼吸引人。當你坐在樹下,清風徐來,片片翠綠長綠葉隨風飄動,讓人覺得無比清涼舒服,難怪有人稱呼大葉雀榕為「清涼樹」,因為樹蔭特別濃密,樹葉長也比較招風且隨風飄逸有關。 欣賞雀榕老樹可從三個角度去探尋,首先從整個樹冠形貌去欣賞,它會隨著四季不同而展現多采多姿的風貌,十分特別,這也是雀榕最可愛之處。其次,要欣賞的是那虬髯般的氣根,無論是懸空的氣根或是地面交錯的盤根都顯示出雀榕的生命力與勁道,非常有味道。粗大壯碩的樹幹則是另一個欣賞的重點,除了粗壯外,在樹幹上長滿隱花果時,更是迷人,吸引路人駐足,也吸引各類鳥類及其他動物前來覓食,此時,你會發現一棵雀榕就是一個迷你的生態世界。 依據南天宮管理人李先生與其友人陳先生透露指出這棵老樹另有一個與其他老樹沒有的特色,就是老樹本身是一棵「大葉雀榕」,然而在它的後方上頭卻被一棵「小葉雀榕」依附著,平常樹葉茂盛時沒有任何差異,但是在落葉後就會看出兩者不同的端倪。老樹一般都在舊曆年過年前落葉,而在立春萌新芽;小葉雀榕落葉都比大葉雀榕較晚,因為兩者落葉時間不同就形成不同風貌與景觀。小葉雀榕樹齡也無從考究,可能只有幾十年左右而已,至於樹圍多大也因無人測量而不得而知。依附老樹的植物不多,只有幾棵自長的龍眼樹,以及零散分佈的腎蕨與苔蘚而已,如此良好環境而少有依附植物的現象也是不多見。 其實「小葉雀榕」與「大葉雀榕」的差別不大,有時候一時還難以分辨的,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小葉雀榕」的葉小而果大(葉長10~17公分,葉柄長3~7公分,隱花果徑1~1.5公分),「大葉雀榕」的葉大而果小(葉長15~20公分,葉柄長5~7公分,隱花果徑 0.5~0.8公分),其餘則極為相似,只不過兩者開花、落葉時間也因各地氣候不同而有所不同。 據南天宮管理人李清國先生說,曾聽老一輩人說他們小時候所見的這一棵大葉雀榕就已經很粗大,長得枝葉茂密。樹頭曾設小土地公廟,僅有這裡幾戶人家供奉,香火寥落冷清。目前小廟依舊存在,小廟裡設有香爐與酒杯與簡便金爐,據李先生稱此廟只拜地基主,然而無恭奉任何神像或牌位,也無樹神的祭拜行為。樹頭砌有圓形護土牆,旁邊豎立有參觀解說牌,老樹與小廟和護土牆的大小、位置非常搭調,視覺景觀甚佳,當時設計安排的人可能是個景觀設計師,整體景觀越看越順眼。 下一次來到古坑鄉旅遊時,切勿只品嚐此地咖啡香,更要停下腳步認真拜訪在地的老樹,享受一下綠蔭的清涼並浸淫當地豐富的生態之中;並共同愛護、珍惜每一棵活的稀有大自然恩賜的天然紀念物;無論如何,保護現有的老樹是我們這一代人應有的認識與責任,切勿讓後代人無法欣賞、體會和享受大自然生態美景之憾,願老樹們長伴我們的子子孫孫直到永遠。 ◎在任何一張相片上點一下,可以連上我的相片集,欣賞更多的美麗照片。 ◎相關閱讀: 1.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自然保育網-古坑鄉南村坪仔頂鳥榕老樹─陰涼的路樹


DSCN9763

DSCN9745

DSCN9795

DSCN9744

DSCN9794

DSCN9762


a quickr pickr post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古坑鄉東和村茄苳公老樹


99.07.16因為一個機緣,一大早就來到斗六市,事情結束後,時間還只是早上九時,於是下定今天一個目標,好好地拜訪古坑附近的老樹群。由斗六往重光方向行進,路過東和時,本想先拜訪新庄村庄外往棋盤厝老茄苳樹,無奈迷了路,詢問當地多人後都不知老樹去處,其中有一人知道有一棵「茄苳公」,但是位置不在新庄而在東和,反正這兩棵都從未探訪,就依指示方向尋找。尋找過程還算順利,沒想到老樹壯碩胸圍與幾乎垂地的美麗樹冠讓我直呼不虛此行。

這棵老樹被雲林縣列為第5號珍貴老樹,也是雲林縣老樹群中生長位置比較靠近平地民家的老樹之一。老樹位於雲林縣古坑鄉東和村石坑27號之12前方不遠處,祂靠近東和村149甲線東陽段路邊,其實老樹就在「天浩宮地母廟」後方產業道路旁,當你看到「瑞和佛俱」招牌時沿著招牌指示方向前進就可到達老樹位置。此處地名另有一個稱呼叫「十八丘田」,老茄苳樹生長處土地為兩家私有園地交界。由斗六接149甲縣道,經重光到東和文化路830號處左側到達老樹入口,從入口往內走約80公尺左右就可到達老樹綠色傘冠下。

依據「雲林縣政府98年度珍貴老樹保護計畫成果報告」所述,老樹樹齡約為200年左右、樹高約為14公尺左右、樹徑1.94公尺、樹胸圍6.1公尺、樹冠幅約為210平方公尺左右。老樹最引人注目且難以忘懷的景象就是雄偉壯碩的樹幹,以及幾乎垂地的樹冠,加上翠綠圓形樹冠、枝幹與樹幹上幾乎被依附植物緊緊地、滿滿地附生著,這幾項景觀是老樹的特色,這也是欣賞這棵老樹的重點。雲林縣老樹群共同擁有的特色是老樹動植物生態系非常豐富且多樣化,尤其依附植物的種類與數量都比其他縣市多,這可能此地氣候、溼度比較高有關,另一個可能則是該縣對綠色資產-老樹保護也比較用心、盡力。

老樹生長在路旁兩家私有園地交界,是村民往來田園工作中途歇腳乘涼的好地方。老茄苳樹高大的樹蔭遮蔽百餘平方公尺的園地,因為兩家園主基於民間對老樹的崇敬心理,讓茄苳樹枝葉伸展,未予砍伐鋸枝而得以長成如今巨木。老樹原先都是由村裡熱心人士照顧維護,二十多年前村裡廣濟宮因這棵老樹被村人視為神明敬拜,把它當成廣濟宮信仰的一部份加以維護管理,不定期清除樹幹上的寄生蕨類植物。大家樂賭風風行時,有人向老茄苳樹求明牌,贏錢者捐建圓形護士牆和一座小廟供奉樹神,後來又增設木頭供桌和香爐,縣政府也於八十年在樹旁樹立解說牌。縣政府於9712月重新在老樹樹蔭下鋪設透水連鎖磚,簡便石椅與圓形護土牆,並在樹旁增設新的解說牌,也將原先設置的小廟移除,還給老樹一個自然生長空間。

老樹樹貌非常完整美麗,很像一顆半圓形綠色大球矗立於鄉間小道上,人們為了行車及行走方便,才在這個圓球樹冠下方開出一條通路,圓球樹冠幾乎都已垂到地面,如此現象在現今的環境已經寥寥可數。老樹主幹在四公尺處左右各分出兩大分枝及幾支小分枝、姿態十分優雅古拙,加上寬闊樹冠相互輝映下,整棵樹讓人感到舒適、完美、調和。老樹主幹上可能曾經受過多處傷口,又因年代久遠,外皮多處結痂傷口也早已癒合,木質部雖已開始腐朽,但樹心尚未呈空洞現象,整棵樹除了樹洞外,全部樹皮完好無損。目前老樹生長狀況非常良好,主要原因此地比較偏遠,四處都是農田水源充足,加上當地人十分尊敬樹也能善加保護,才使得老樹不但屹立不搖,更能呈現枝葉繁茂的榮景。

老樹依附植物實在太豐富且多樣化,根據我個人觀察有石葦、伏石厥、松葉厥、瓜子草、榕樹、雀榕、火龍等等為主,其中以松葉厥、石葦、伏石厥比較特殊。目前被榕樹、雀榕兩種纏勒植物依附著,尤其雀榕根系已深附樹洞傷口木質部,甚至根系也深入地面,將來必定造成老樹的傷害,期待相關單位儘速移除。

老樹被當地人尊稱「茄苳公」,但是每年2月孟春時節,老樹都會開滿黃花,並長滿串串的棕色果實,茄苳屬於雌雄異株,公母各分;這棵老樹雖稱「茄苳公」,但事實上是株會結果的母樹。村民們並不介意,只願祂庇祐鄉里長長久久,所以如此的稱呼仍然沿用至今。

此外,「倌絭」習俗也是老樹的特色之一,早期徒步或挑擔來往此地的人很多,常於樹下歇息,若家宅不平安或心中有所祈求,就向老茄苳樹祈求降福解厄或求香灰服用治病,家裡小孩「歹育飼」,就祈求老茄苳樹同意認做茄苳公的「契子」,求得茄苳公應允,取其爐丹香灰包或以舊銅錢,用紅綿線穿起來做「倌絭」,掛在小孩脖子,俗信可以保祐平安長大,每年8月半前換絭,一直到16歲成人才脫絭,從此不再配掛,但「契子」們每年仍然會回來拜謝樹神;庄裡信徒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拜樹神場面較盛大熱鬧,平時於初一、十五燒香敬樹神。幾年前,臺中市茄苳公信徒十輛遊覽車的人,於農曆八月半到此參拜這株老茄苳公,場面非常熱鬧,爾後本庄信徒也組團回拜聯誼,此項聯誼活動至今仍繼續傳承中。

這棵是我看過茄苳老樹中樹冠最有型的一棵,無論樹型、樹貌與人文歷史價值上都非常值得前來探訪的,更何況東和鄰近的新庄社區的溪旁,另有一棵四百年以上的老茄苳,屹立在田野之間中,枝幹茂密,樹形也美好,可以同時探訪。下一次來到古坑鄉旅遊時,切勿只品嚐此地咖啡香,更要停下腳步認真拜訪在地的老樹,浸淫當地豐富的生態之中;並共同愛護、珍惜每一棵活的稀有大自然恩賜的天然紀念物;無論如何,保護現有的老樹是我們這一代人應有的認識與責任,切勿讓後代人無法欣賞、體會和享受大自然生態美景之憾,願老樹們長伴我們的子子孫孫直到永遠。

◎在任何一張相片上點一下,可以連上我的相片集,欣賞更多的美麗照片。

◎相關閱讀:
3.jor3313397xk部落格
5.雲林縣政府98年度珍貴老樹保護計畫成果報告PDFhttp://www.forest.gov.tw/public/Attachment/052816502671.pdf


DSCN9478
DSCN9447

DSCN9450
DSCN9425

a quickr pickr post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古坑鄉樟湖村石橋茄苳老樹

99.07.16因為一個機緣,一大早就來到斗六市,事情結束後,時間還只是早上九時,於是下定今天一個目標,好好地拜訪古坑附近的老樹群。這一個區塊老樹雖然已探訪多棵,可是仍然有幾棵經常路過而從未拜訪,其中以樟湖茄苳老樹與桂林村無患子老樹長久已掛念在心,今天將使命必達,認真、用心尋找、探訪,並且仔細紀錄相關資料與訊息,以便未來撰寫時可以生動寫實些。




近年來休閑旅遊風氣甚盛,加以自然生態保育逐漸為大眾所重視,在地旅遊業者將該村天然山水風景開發成樟湖十四景,招徠遊客,沿路設立指示牌,當時省農林廳、雲林縣政府與本地石橋業者各於路口設有一座參觀解說牌。這棵雲林縣最大歲數的老樹自然成為觀光焦點,更何況老樹已具有數百年歷史與神蹟,早已成為樟湖勝景之一,而且名列「樟湖十四景」頭景,名氣可是響叮噹的,因為老樹奇特壯觀的根盤與古樸的樹冠讓當地居民將老茄苳冠以「千年古老神木」稱號,樹齡可能誇大,但老茄苳樹的長壽與丰采,確實值得賞味與拜訪的。



這棵老樹被雲林縣列為第8號珍貴老樹,也是雲林縣老樹群中樹齡最大的代表。老樹位於雲林縣古坑鄉樟湖村石橋路37號江姓人家前,老茄苳樹生長處土地為私有共業地。由古坑接雲149縣道,再轉接雲149甲線草嶺公路就可到達老樹入口(雲149甲線21.6K東側),從入口往內走約60公尺左右就可到達老樹綠色傘冠下。



老樹最引人注目且難以忘懷的景象就是虯髯般的根盤與根系,以及碧綠色圓形樹頂、枝幹與樹幹上幾乎被依附植物緊緊地、滿滿地附生著,景緻非常特別且少有,這兩項景觀是其他老樹很少擁有的特色,這也是欣賞這棵老樹的重點。依據「雲林縣政府98年度珍貴老樹保護計畫成果報告」所述,老樹樹齡約為500年左右、樹高約為25公尺左右、樹徑1.9公尺、樹胸圍6公尺、樹冠幅約為375平方公尺左右。茄苳老樹的根系極為發達,呈大喇叭狀牢牢支撐樹體,裙狀根系覆蓋地面,讓老樹站得更穩,且根部長滿上百個奇形怪狀的樹瘤,很有觀賞性;根據現場步伐丈量,露出路面的虯髯般的根盤與根系面積約有90-100平方公尺左右(長10公尺×寬10公尺)如此特殊景觀還是我個人首次見到的。



老樹依附植物實在太豐富且多樣化,根據我個人觀察有山蘇、伏石厥、書帶厥、瓜子草、火龍果、姑婆芋等等為主,其中以書帶厥、山蘇最為特殊。對老樹依附植物解說,「小愛部落格」有兩段令人激賞且深刻的描述:「有容乃大萬物和解共生,似乎是為人者要師法老樹公的地方。當我故地重遊,用心眼快門攝取影像輸入永恆記憶,我瞧見老茄苳樹的老氣根如同足部,上頭佈滿了綠蘚苔,一年四季未曾乾涸過,只因他的身側有著一泓源源不絕山泉水流竄滋潤,此為上回走馬看花的眼簾走閃的所在,當下愉悅的伸出手納涼,真是連冰水也不及的透心涼,同一時刻,台灣原生種的蜥蝪、石龍子也適時在崎嶇不平的樹根攀附迎賓,於是,我靜下心來跟著他們的足跡,視覺直驅樹頂端,令我驚訝意想不到的是:老茄苳樹的枝幹竟有不可計數的苔蘚類及氣根的蘭花依附在他老而彌堅的胴體上,這鏡頭還真令時下自私自利的人們汗顏!」、「由一棵神木身上亦可見,老樹身上衍生多種植物,猶如生命共同體一般,環環相扣代表著旺盛的生命力,正好代表著雲林人即使經過多次天災依然不放棄,致力於境內產業推動的精神。」



另外,這棵茄苳老樹又被尊稱為「竿蓁龍神木」,乃緣自當地人的傳說,在清朝年間,有人從草嶺豬母瓦嶺看見樟湖地區發有神火,一連數晚,經人探查,發現神火源自於樟湖地區竿蓁籠庄的茄苳神木,自此之後「茄苳公」之名不逕而走,又因老樹位於蓁籠庄才被尊稱為「竿蓁龍神木」。有關於這顆老樹的傳奇甚多,傳說曾有人看見樹身有人身影像出現,認為是神明附身;傳說中曾有外莊人看見莊內有神火出現,大家都認為是茄苳樹神現身,所以都推崇茄苳樹為茄苳公,至今仍為居民所尊崇,香火不斷。



此外,「倌絭」習俗也是老樹的特色之一,每於農曆新正、五月五、七月半、八月半,過年等時節都是當地人祭祀老樹的日子,尤其八月十五中秋節更有許許多多老樹的契子(義子、義女)會回鄉祭拜。過去盛行讓家中小孩認做茄苳公的契子,求得茄苳公應允,取其爐丹香灰包或以舊銅錢,用紅綿線穿起來做倌絭,掛在小孩脖子,俗信可以保祐平安長大,小孩入學後脫絭。很多村民覺得小孩難以養育,就會拜託茄苳公收為義子、義女,認為有神幫忙管教,小孩比較會平安長大。每年的端午節、中秋節、農曆春節契子也要記得回來樹下拜拜謝恩。



老樹目前生長狀況良好,生意盎然,唯有週邊休憩、保護與解說設施有些簡單且不當,就整個生長環境而言還算良好。緊鄰老樹根系旁的道路仍採用水泥舖面,嚴重破壞景觀與根系的成長;露出的根系也無保護措施,任由參觀民眾爬上爬下,踐踏其中,參觀人數少還好,如人數過多時則會造成傷害,長期下來將對老樹造成無法修補的缺憾;祭拜樹神的香爐與金爐都擺放在樹根上與樹下,燒香與焚燒金紙將造成生長環境的影響;休憩設施與解說牌也過於簡單流於形式,加上居民都將廢棄的材料物品堆置樹旁,甚至圈養禽畜,讓整體美麗自然景觀受到莫大影響,期待相關單位能將老樹旁較高處的土地徵收購置,整體規劃為老樹遊賞區,才能解決上述問題,讓這棵「雲林古坑老樹之寶」得以美麗之姿呈現眼前。



樟湖地名之由來應係本地原為生長大片樟樹林之廣大山谷地,所以地名稱「樟湖」,樟腦業發達時,大量砍伐樟樹提煉樟腦與樟油,砍伐樟樹後開墾種植竹筍、樹薯等作物,現在則以檳榔樹與茶園為多。原以樟樹特色做為地名之處,經過半個世紀變遷,如今竟無一老樟樹留存,僅有地名依舊,令人懷古,現在卻以老茄苳樹為本莊勝景,細思之下,不無覺得時空變易無常之感觸。無論如何,保護現有的老樹是我們這一代人應有的認識與責任,切勿讓後代人無法欣賞、體會和享受大自然生態美景之憾。



這棵是我看過茄苳老樹中根盤最有型且特別的一棵,無論樹型、樹貌、種類特殊性與人文歷史價值上都是台灣少有的,彌足珍貴。下一次來到古坑鄉旅遊時,切勿只品嚐此地咖啡香,更要停下腳步認真拜訪在地的老樹,浸淫當地豐富的生態之中;並共同愛護、珍惜這棵活的稀有大自然恩賜的天然紀念物,期待相關單位積極加強保護,讓老樹長伴我們的子子孫孫直到永遠。



◎在任何一張相片上點一下,可以連上我的相片集,欣賞更多的美麗照片。

◎相關閱讀:

1.下輩子做棵樹部落格-千年茄苳神木-樟湖村石橋的老茄苳

2.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自然保育網-古坑鄉樟湖村石橋茄苳老樹老樹

3.小愛部落格-與古坑老茄苳的邂逅

4.雲林縣政府98年度珍貴老樹保護計畫成果報告PDF檔

5.「尋訪雲林老樹蓋戳章」活動

6.向日葵的故鄉部落格-故事顧樹~古坑老樹巡禮

7.jor3313397xk無名小站 -古坑樟湖芊蓁籠部落千年茄苳

8.雲林縣農業處-縣府與古坑公所合辦99年老樹巡禮故事顧樹系列活動


DSCN9575





DSCN9521





DSCN9515





DSCN9529
















DSCN9542





DSCN9570





DSCN9572





DSCN9545





DSCN9553





DSCN9543





DSCN9571





DSCN9541





DSCN9531





DSCN9530





DSCN9537


















DSCN9577





DSCN9501





DSCN9509





DSCN9517





DSCN9507





DSCN9500





DSCN9512





DSCN9513





DSCN9499





DSCN9561





DSCN9560





DSCN9549





























DSCN9579





DSCN9580





DSCN9502












 
DSCN9498


















DSCN9528
DSCN9536
DSCN9503
DSCN9511
DSCN9550
DSCN9491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台東尚武村山豬窟茄苳老樹

根據2010.03.24聯合報記者曾懿晴一篇報導「台灣油杉 人工催生」中初步了解、認識台灣油杉,台灣油杉在保育樹種中是數量最少,分布最獨特的樹種,報導中提及林試所育林組副研究員鍾振德研究,全台油杉母樹僅五百多棵,集中在台灣南、北兩端;北部在坪林一帶約卅公頃,南部在台東大武附近約五、六公頃,兩個分布點中間尚未發現有族群分布,分布方式罕見。此篇報導非常吸引我,看完當下就下定决心前往拜訪,並開始收集相關資料與訊息,積極研究路線與行走方向,做好拜訪前的功課。

100.01.24與阿欽夫婦前往台東布農部落度假,途中路經台東尚武村龍鳳餐廳用完中餐後,依計畫將先前往達仁鄉新化村欣賞拜訪「台灣油杉」老樹群。根據資料達仁鄉新化村交通指示:「自行開車、騎乘機車或腳踏車由台東市轉台九省道往南行駛,約436K,往大溪方向,再往土坂方向直駛即可到達。」。為求順利前往,最好的方法就是詢問在地居民探聽實況,在龍鳳餐廳前水果攤販的指引,認識在山豬窟休閒農業區種植段木香菇的「香菇ㄚ章」李宏章先生,經他的分析與判斷前往土坂與新化間的道路已被88風災大水嚴重破壞,路況非常差,當時是無法開一般車輛前往的,他建議我們切勿前往,待道路修好後再來拜訪。他知道我們專程為油杉老樹而來,建議我們不妨就近探訪他工作附近的茄苳老樹,根據手中所有的資料與自已所列的老樹分佈裡並無此訊息和相關資料,經他口述此樹多麼壯碩雄偉,樹圍要七個人以上才能合抱,如此的情形真叫我無法置信,心理自肘,既然無法拜訪台灣油杉老樹群,不妨也就前往試試。

依據ㄚ章先生所指引的方向與路標提示前往,過了山豬窟休閒農業區段木香菇園後就看到老樹的指示牌與小型停車場,沿著小溪旁前進,縣政府已為此樹建設一條賞樹步道,並在步道兩旁栽種茄苳行道樹,未來參訪者將可沿著「茄苳綠色步道」拜訪茄苳老樹;整條道路都舖上碎石子,老樹旁也設置欄杆、石桌、石椅等設施,可見主管單位頗為重視這棵老樹。從停車場穿過一戶人家後,到老樹所在處約有300公尺左右,拜訪老樹的行程可說是非常方便的。整條賞樹步道都沿著小溪蜿蜒而上,老樹就在這條不知名的小溪旁,沿路景觀也十分迷人。

過了小橋後,就被老樹高聳參天身軀與巨大瘤狀根系深深吸引,真是想不到在如此近的山區裡,仍然還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甚至在官方或民間老樹書籍、雜誌和資訊中都沒有它的蹤影,它卻真實地矗立在此,讓我有些難以置信。
老樹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尚武村太湖路上,這棵茄苳老樹是無意中前來拜訪,丈量的相關器材都未帶來,無法比較準確地為老樹實地丈量,老樹的樹齡、樹徑、樹胸圍和樹高則只能依經驗與參考相關資訊做初步判斷。根據鳳子部落格資訊,老樹樹幹粗壯最少要7~8個人才能合抱,樹圍:11.3公尺;依據「國際森林年-建國百年台灣老樹巡禮老樹百奇」資料所示,其樹齡400年、樹徑約為3.4公尺、樹高則有30公尺,樹冠幅約為200平方公尺左右。台東縣尚未將老樹列檔編號列入保護老樹範圍,請相關負責單位應儘速積極正式列管保護。

老樹大主幹在七至八公尺處左右各分出三大分枝,其中一枝已折斷並腐朽結痂,只剩下兩大分枝,從根部到主幹分叉之間也長出七支小分枝,並在樹根處長出兩株二代木來。主幹樹身與根系長滿許多樹瘤,讓樹身表面顯得非常不平整,由此可見老樹成長過程必定十分坎坷且常遭受傷害所致。緊鄰小溪坡崁處,老樹根系土石都已被溪水沖蝕,讓樹根嚴重裸露,整個樹身已向小溪方向傾斜約有10度左右,長年下來將對老樹造成傾倒危險,期待相關負責單位應儘速積極研擬對策與處理。

老樹整個樹冠與樹形給來拜訪者的第一印象是震撼與嘆息,老樹高聳參天身軀與巨大瘤狀根系讓人十分震撼,當你繞過老樹的另一邊時,你會看到一個巨大的樹洞,高度約有5公尺左右,深度與空間幾乎可以容納7-8個人;此傷口從外觀來看,已存在多年並早已癒合,但是舊傷口內部,木質層卻被人為放火燒成碳化現象,而且如此現象應該是最近所為,讓人感到非常嘆息與憤怒,這麼珍貴老樹不知愛惜也罷,為何還要置它於死地呢?幸好整棵樹除了樹洞外,全部樹皮完好無損,樹皮能夠有效擔負運送水分和養分的工作,更能撐起這麼龐大樹身重量,真是難能可貴;這棵樹不但屹立不搖,更能呈現枝葉繁茂的榮景,也讓人有些不可思議。如此珍貴老樹已十分稀少,如果不善加以保護的話,很可能還會遭受破壞;相關單位如能積極將它列管,並妥善開發與維護,將它與當地美景、步道結合,開發成生態景觀園區,一方面增加觀光景點,另一方面則能對老樹做更多的保護。

這棵老樹上幾乎未被依附植物攀附,老樹未被依附植物攀附現象在老樹界是十分少有的,可能與當地氣候比較乾燥或靠近海邊有關,加上此地秋冬兩季落山風強而有勁、威力十足也是主要因素之一。這棵樹周圍附近都沒有祭拜的廟宇或神位,也沒有任何膜拜或崇敬的儀式,也沒有平地人喜愛將老樹封上「大樹公」、「樹神公」的名號。這或許是當地原住民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有關,如此現象在老樹群中屬於少有的。

尚武村面海背山,景緻悠美民風純樸,較知名的景點則有金龍湖,為一天然湖泊,山光水色、綠意盎然;頗能令 人忘卻世俗繁囂,心境安靈油然而生。山豬窟休閒農業區,區內景點結合農業與休閒,使傳統農村增添些許悠閒恬淡氛圍,其中如忘憂亭及蔓陀山露營區,登高遠望、海天一色,令人洗滌一切俗務塵囂。大武漁港為大武鄉唯一漁港,緊臨港口周邊則有若干海鮮料理餐廳;如同發順餐廳、葛的店、龍鳳餐廳等海產料理,另有港邊 小吃鮮魚湯,俗擱大碗。運氣好時還有龍蝦、刺鮭等特殊海產。較知名的農特產有油帶魚、鳳梨、玉荷包等。一年四季都適合來到這裡,1、2月採梅、賞櫻、莿桐;3、5月桃花、油桐、杜鵑盛開;6、7月賞螢火蟲、野百合、野牡丹;8、9月則有月桃;秋冬之際可賞楓、梅及山芙蓉,此外,大武鄉是台灣原生種蝴蝶蘭「台灣阿嬤」的復育地,11月到隔年6月是花期。晨起觀日,由高處俯望,群山之間可見海景,到夜晚蟲鳴蛙叫,伴人入眠。下一次經過南迴公路東海岸時切勿匆匆而過,放慢車速和心情好好地欣賞此地的風光和老樹特有的景緻,讓旅遊充滿更多的知性和感性。

◎在任何一張相片上點一下,可以連上我的相片集,欣賞更多的美麗照片。
◎相關閱讀:
1.國際森林年-建國百年台灣老樹巡禮展老樹百奇PDF檔
2.山豬窟自然景觀地圖
3.大武鄉資訊網
4.鳳子部落格
5.David & Lilly部落格 - 台東縣‧山豬窟休閒農業區步道
6.達仁鄉鄉公所網頁

DSCN2991

DSCN2968

DSCN2956

DSCN2967

DSCN2977

DSCN2946

DSCN2975

DSCN2962

DSCN2966

DSCN2988

DSCN2985

DSCN2987

DSCN2990

DSCN2963

DSCN2949

DSCN2980

DSCN2979

DSCN2972

DSCN2944

DSCN2971

DSCN2954

DSCN2943